任正非:活下去是华为的最高纲领
来源:正和岛、蓝血研究(lanxueyanjiu)
当下的疫情,让很多企业陷入危机。但是,对华为来讲,无论是当年的SARS,还是当下的新冠病毒,却根本算不上什么!在华为33年的成长历程中,绝大多数危机的强度,都远远超过这一次。
危急时刻,为什么任正非总能力挽狂澜?究竟有什么转危为机的深层密码?
01
任正非:我有2个“底层逻辑”
伟大的领导行为背后往往都有一些关键的驱动因素,或者说是决定行为的主导思想。华为之所以在任正非的领导下具有很强的转危为机、化险为夷的能力,主要基于两个底层逻辑:
1.向死而生:华为明天就会死亡
任正非经常讲,比尔·盖茨说微软离死亡永远只有180天,但是华为明天就会死亡。
在他的逻辑里,企业的死亡是必然的。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.5年,世界500强的平均寿命也不超过20年,一个企业想长期地活下去是很难的。
任正非最近又说了一句话:过去我们说,活下去是华为的最低纲领;现在变了,活下去是华为的最高纲领。
正因如此,华为的核心员工都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、忧患意识。当一个企业对死亡这个命题有了深刻解读,危机到来时就不会感觉那么痛苦了,会坦然应对。
2.苦难倒逼:烧不死的鸟是凤凰
这句话源自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故事,更准确的解读应该是“浴火更生”,因为再生之后跟以前已经大不一样。
火就是痛苦、考验、磨砺,在任正非看来,巨大的灾难和痛苦可以倒逼企业前进、激发企业活力,可以把华为逼得更强大。
任正非在答记者问的时候曾说过这样的话,我们已经33年,企业的活力在减退,但是这次美国让我们的活力又燃烧起来了。
下面这张是华为经典的“芭蕾脚”图,图上写着罗曼·罗兰的名言“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”。这句话用在华为等追求卓越的企业身上非常合适。
将以上两个底层逻辑进行延伸,可以发现另外一个道理。
在我看来,组织进化跟生物进化的原理几乎一样,一旦环境发生巨变,就会发生两件事:一是诞生新的物种;二是老物种加快进化速度。
放到组织环境下来看,危机是组织的转化器与加速器。无论是商业模式的创新颠覆,还是原有业务的加速进化,都与危机直接相关。
比如,有报道提到老牌企业TCL最近开始通过线上直播来销售产品,而且十分火爆。
如果不是此次疫情,TCL不会如此重视直播,而经过这次尝试,未来直播等新的形式在TCL的营销模式中可能会占据重要的地位。这就是催生转化。
再如,华为在战略布局里早已就芯片和操作系统做好了准备,知道早晚有一天会用到,但没想到会这么快,正是美国的行动让它们得以加速落地。